關於多肉植物

多肉植物

關於多肉植物

多肉植物本是生長於乾燥少雨的乾旱地區,之所以可以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生存,是因為他們擁有特別肥厚的根莖或是葉片,這些貯藏器官用來儲存大量的水分。莖部肥厚的如仙人掌科植物,葉片肥厚的如龍舌蘭科、景天科、大戟科等多肉植物,多肉植物的愛好者喜歡簡稱為「肉肉」。

廣義上,仙人掌也算是多肉植物的一份子;但狹義的多肉植物則是指仙人掌以外的其他多肉植物,所以多肉植物也常常被分成「仙人掌」和「其他多肉植物」兩部分。仙人掌和其他多肉植物最主要的區分是:仙人掌具有「刺座」,而其他的多肉植物就算有刺,刺也不是從刺座長出來的。

常見的多肉植物有:
景天科、菊科、番杏科、大戟科、獨尾草科、蘿藦科、龍舌蘭科及仙人掌科。

延伸連結:多肉植物圖鑑

關於 多肉植物與仙人掌

買盆多肉植物吧,療癒您的心靈!

多肉的照顧方法

多肉植物需要通風、溫暖、有適當日照的環境,不適合陰暗潮濕的環境,在台灣這種亞熱帶地區種植需多加注意,只要一不通風就很容易生病;尤其台灣夏季高溫多雨,夏季雨後水氣蒸發的高溫、悶熱不通風的環境,介質排水性不佳,都容易造成果凍葉、黑莖等病狀,進而導致死亡。

 

▪ 「適當盆器」有足夠的生長空間
市面上多為已擺放在盆器裡的組合,若是在栽培盆的則需要另外準備盆器,盆器尺寸應選擇能讓根系正常發育的,盆器過小會使根系不易發育造成根部腐爛。盆器底部一定要有孔洞,使其通風且多餘的水分才排得出來。

 

▪ 擺放位置」調節日照與通風
日照對於多肉植物非常重要,需適度給予日照,避免夏日陽光直射過久,並擺放於通風良好的位置。

 

▪ 「澆水時機」澆水時機與澆水量
多肉植物不需要天天澆水,過度澆水反而會使其葉片化水甚至爛根。
判斷方法有兩種  ①觀察盆底土壤乾燥程度,非常乾燥時澆水至盆底濕潤或滴出水來即可。  ②如無法確認盆底土壤乾燥程度,可以檢查多肉的下葉,若下葉發軟、癟癟的、失去光澤透亮感,可能就是缺水的信號。

 

▪ 「多肉施肥」切勿揠苗助長
多肉植物不太需要施肥,基本上只要環境對、方法對,種出來的多肉就很漂亮。如果要施肥建議使用多肉專用的「多肉緩釋肥」,若使用速效型、劑量太多,反而會出現反效果。

 

▪ 「換盆時機」觀察盆器空間、土壤狀況

需要換盆的時機有  ①當多肉成長至擠滿整個盆器空間時   ②當多肉根系從盆底冒出時  ③當土壤使用久了其排水性、通氣性變差時,可能妨礙根系成長造成腐壞,因此需換新盆及介質。

 

▪ 「植物狀況」觀察多肉狀況

有時仍會有不可預知的狀況,應常常注意多肉的狀況才能及早發現並應對。

 

 

延伸連結:更多栽培介質種類與介紹

適合多肉的栽培介質

剛種植的小多肉通常是使用泥炭土當介質,泥炭土有非常多的微生物以及有機質,能提供小多肉成長所需的養分。至於什麼時候需要更換栽培介質,通常是當多肉成長到一定程度後、當舊的介質排水性、通氣性變差時需要換新的介質、當種植環境不夠通風時也建議更換成通氣性較好的介質,根系才不會悶住。
種植時通常顆粒最大的介質在底層(如:煉石大顆粒),中間為混合介質(如:多肉專用土),表層使用小顆粒的介質(如:赤玉土細顆粒)。

 

▪ 泥炭土
有機質、養分齊全,含大量天然活性微生物群,可提供豐富的營養給植物,同時擁有良好的保水性與通氣性;混合其他介質使用。

▪ 多肉植物專用土
已調整好的混合介質,通常包含 赤玉土、白火山石、黑火山石、蛭石、竹炭 等;鋪於中間層。

▪ 赤玉土
顆粒性好又有一點重量,排水性、通氣性佳,又能適度保水保肥。
大顆粒與中顆粒鋪於底層,增加排水性與通氣性,小顆粒鋪於表層用於美觀裝飾。

▪ 唐山石
表面有許多孔隙且質地堅硬不易破裂,排水性佳並可適度保濕,可與其他介質混合調整特性。
鋪於中間混合介質層,也可鋪於表層美觀裝飾。

▪ 煉石
表面有無數獨立的孔洞可吸附水份,而內部仍保有空氣的構造,使其兼具保水性與通氣性。
大顆粒鋪於底層增加排水性與通氣性,小顆粒煉石舖於表層用於美觀裝飾。

▪ 蛭石
質地輕且具有許多獨立的氣孔可吸附水份,而內部的氣孔提供蛭石保溫、保濕的能力,並兼具保水性與通氣性。蛭石可用作土壤改良劑,由於其具有良好的陽離子交換性和吸附性,可改善土壤的結構,使酸性土壤變為中性土壤。
鋪於中間混合介質層。

 

延伸連結:栽培介質簡介   |   丁蘭園藝商店 多肉栽培介質  

 

關於 多肉植物與仙人掌
多肉種植注意事項

▪ 缺水徵兆
多肉植物在缺水時會消耗自己下葉的水分來供給養分,此時多肉植物的葉片會出現 乾枯、皺摺、變軟 的狀況。
葉片出現皺摺、變軟,通常澆水2~3天左右會慢慢恢復,如果澆水很長一段時間仍然無法恢復,可能是根系腐壞或是根系沒有正常成長造成無法吸收水分,建議可以將多肉植物整株拔起重新整理植物根系及更換栽培介質。
葉片出現乾枯,因為葉片已經受損無法修復,建議將乾枯的葉片拔掉即可。

 

▪ 給水過多
水分過多容易造成根系腐爛,以及太多水分留在葉片上會堵塞住葉片上的氣孔而影響植物的呼吸,使得葉片化水;尤其是葉片上有絨毛的多肉不適合噴水,因絨毛的關係水分不易蒸發而造成葉片腐爛,建議從植物根部澆水或澆在土讓上。

 

▪ 栽培介質
任何栽培介質使用久了都會變質、分解,其排水性、通氣性會變差,可能妨礙根系成長造成腐壞,建議更換成 通氣性、排水性均佳的介質。

 

▪ 室內種植
因室內環境較不通風,避免澆水在葉片上,葉片長期積水容易爛心,建議從植物根部澆水或澆在土讓上。

 

▪ 夏季澆水
烈日曝曬後介質溫度較高,此時澆水水分蒸騰產生的熱氣容易使植物根系受到傷害。在烈日下植物體內的溫度也會隨之上升,在該狀態下澆水,由於水溫和植物本身的溫差過大,易使植物受到傷害,一旦植物因此受傷,細胞便會遭受破壞。另外若水滴殘留在葉子表面,會導致放大鏡的燃燒效果,使葉子被燒傷。

 

 ▪ 生長期 / 休眠期
依品種不同生長期與休眠期都不一樣,共分為三種;生長季時的多肉植物可以將水澆透至盆底流滴水,休眠期水量則減少至平時的1/3。
「春秋型種」春秋季為成長期,冬季為休眠期。
「夏型種」夏季成長,春秋趨緩,冬季休眠。
「冬型種」冬型種在冬季成長春秋趨緩,夏季休眠。

多肉常見病因

▪ 「果凍葉 / 化水」植物葉片組織壞死,呈現透明狀

化水的主因是因為水分過多或空氣中濕度和溫度過高導致,本來因乾旱和高溫而處於半休眠狀態的多肉卻吸收了大量水分;同時因多肉特殊光合作用方式,白天會關閉氣孔來減少水分流失,這兩個原因疊加在一起就造成了多肉植物的化水問題。

解決:將化水的葉片拔除,放置於有日照、通風處,短時間內不可澆水。
預防: ①注意澆水量  ②保持通風  ③戶外種植避免淋雨過久  ④注意介質排水性


▪ 「黑莖 / 黑腐」植株從莖部染菌黑化

黑腐通常是澆水過多或淋雨過多、種植環境過於潮濕,其次為長時間不通風、日照不充足 而引起的真菌感染,有些害蟲也會引起黑腐,害蟲在吸食植物汁液時造成的傷口會引起真菌感染。真菌是引起觀賞植物維管束病害的病原,維管束如同人體的血管,真菌可以在植物體的維管束裡自由行動,當真菌大量繁殖後就會阻塞維管束進而影響吸收,如同血管血栓。

解決:將黑腐的多肉移走避免傳染給其他多肉,將壞死處切除,放置於有日照、通風處等傷口恢復。
預防: ①注意澆水量  ②保持通風  ③戶外種植避免淋雨過久  ④注意介質排水性


▪ 「爛根」植株根系腐爛

多肉植物爛根通常是水分過多,水分過多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植物根系缺氧導致腐爛;也有可能是介質排水、通氣性不佳,多餘的水排不出去導致;另外施肥過多亦有可能造成爛根,如需施肥要用多肉專用緩釋肥。

解決:清除腐爛的根系,如根系嚴重腐爛可完全切除再重新扦插,消毒防止感染至其他地方,放置於通風處晾乾後重新上盆。
預防: ①注意澆水量  ②戶外種植避免淋雨過久  ③注意介質排水性

發佈留言